|
电话:0379-65186100
传真: 0379-65186881
信箱: lyxxfb@lyxxfb.com
网址: http://www.lyxxfb.com/ |
|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
|
建筑工程机械租赁行业调查结果及分析 |
| 早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的转轨,国内工程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建筑工程机械租赁业逐渐在中国发展起来,至今已有二十余年。近年来,建筑工程机械租赁业由于能节省施工企业固定资产投入、减少管理环节、降低作业成本和提高企业综合效益等长处,已成为每个施工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凭借,逐渐被人们接受。
而在另一方面,中国的建筑工程机械租赁业还不够成熟。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筑设备租用率约占80%左右,在日本建筑设备租用率也在60%左右,而且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经营建筑工程机械租赁业的公司中的大型公司所占有的市场份额很高。在中国,建筑工程中设备的租用率还很低,而且大的租赁公司的影响力比国外还有较大差距。市场秩序和公司管理等仍需进一步规范和引导。
因此,应广大行业同仁呼吁,刚刚成立的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程机械租赁分会和一直关注中国建筑工程机械发展的《建筑机械》杂志联合进行了此次中国建筑工程机械租赁业的调查,希望能给从事和关注建筑工程机械租赁业的同仁们一些有益的帮助。本次调查共发问卷200余份,收回75份,其中有效问卷68份,在此感谢调查中所有支持我们工作的企业和个人。
1企业基本情况
1.1企业类型
调查涉及的租赁企业中,国有企业有13家,占总数的19.1%;民营企业有36家,占52.9%;中外合资企业有8家,占11.8%,外商独资的企业有11家,占16.2%。与2004年《建筑机械》作的调查对比,民营成分由30.95%的比例上升到52.9%,外资成分由1.19%上升到16.2%,有了很大提高,与之相比,国有成分则由2004年59.52%的比例下降到现在的19.1%。由此可见,近3年中国的建筑工程机械租赁企业的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民营和外资的比例大幅上升,这和中国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和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
租赁业务占公司总收入30%以下的有22家,占32.4%;占公司总收入30%~40%之间的有8家,占11.8%;占公司总收入50%~79%的有10家,占14.7%;占公司总收入80%~100%的有28家,占了总数的41.2%。由此可见,参与调查的企业有55.9%的企业收入来源主要来自租赁业务,4成以上的企业租赁业务的收入达到8成以上,这与2004年《建筑机械》的调查情况基本相符,3年内变化不大。
在参与调查的企业中,从事租赁业不到5年的有38家,占15.3%;已从业6~10年的有14家,占20.6%;从业11~15年的有13家,占19.1%;从业16年及以上的有3家,占4.4%,可以看出建筑工程机械租赁业在最近5年内呈现了加速发展的势头。
这些企业按公司的起源分共有4种类型,分别是隶属于施工企业的公司或部门,隶属制造商的租赁公司,隶属代理商的租赁公司和专业租赁公司。其中隶属施工企业的租赁公司有25家,占总数的36.7%;隶属制造商的租赁公司有11家,占16.1%;隶属代理商的租赁公司有9家,占13.2%;专业的租赁公司有23家,占33.8%。
结合实际访谈的情况可以看到,施工企业的设备管理部门正在向专业化些,逐步分离出来成立专业的租赁公司。一方面是由于国家政策的鼓励,如对施工企业资质的考核弱化了对设备拥有量的考察,更重要的是企业提高设备利用率和资产管理水平的自身要求。同时有些租赁公司的独立性也表现得越来越强,对租赁业务的经营不再简单的是以本企业优先,而是考虑实际情况优先考虑租期较长或利润率较高的用户,这些发展都将更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目前很多厂商正在或准备开展租赁业务,主要目的还是在于促进产品的销售。这些厂商拥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和非常好的维修能力,中联、龙工等公司都陆续开展了融资租赁服务。对厂家来说,租赁并不会冲击新机的销售,反而会在利润率方面得到提升的空间。对用户来说,厂商租赁最大的好处是维修维护能得到切实的保障,不足是产品的品牌和种类的数量可供选择的较少。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越来越多的代理商也已经或准备参与到建筑工程机械租赁当中来,吸引他们的是租赁业务比单纯销售更为丰厚的利润,他们最大的优势是在过去的经营业务中积累了很好的用户资源,所以开展租赁业务便成了顺理成章和水到渠成的事。也有一些代理商通过以旧换新等方式掌握了一些二手机资源,这些机器经过维修翻新后,部分成为对外租赁的设备,增加了企业获利的方式。
专业的租赁公司多为民营企业,体制灵活,市场反应快,战斗力强,是中国建筑工程机械租赁业的生力军。提到专业租赁公司不能不提到徐州,徐州是中国建筑工程机械租赁最大的集散地,大大小小的租赁公司据说有上千家,总的设备价值在几十亿元,产品涉及门类比较齐全,主要集中在筑养路机械方面。
1.2企业规模
在调查的68家企业中,总资产在1000万元以下的有8家,占总数的11.8%,1000万~5000万元间的有31家,占45.5%,5001万~1亿元间的有14家,占27.9%;1亿元以上的有15家,占22.1%。
参与调查的企业中,可租赁设备在50台以下的企业有28家,占企业总数的41.2%;50~100台之间的有24家,占35.3%;有101~200台设备的有24家企业,占11.8%;有201~500台设备的有5家,占7.4%;有500台以上设备的有3家,占4.4%。
企业注册资金方面,在500万元以下有17家,占总数的25%;在500万~1500万元间的有22家,占32.4%;1501万~3000万元间的有14家,占20.6%;3001万~1亿元间的有10家,占14.7%;1亿元以上的企业有5家,占7.4%。由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近8成的企业设备的保有量在100台以下,注册资金不足3000万元,这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市场上的主力军还是中小型企业,由于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市场表现的比较散、乱,不按规则出牌的现象比比皆是,也说明了中国的建筑工程机械租赁业需要规模较大的企业引领行业健康的发展。
被调查的企业中,员工人数在50人以下的有11家,占16.2%;50~100人的有12家,占17.6%;101~200人的有22家,占32.4%;200人以上的有23家,占33.8%。
在500万以下的有6家,占8.8%;500万~1000万之间的有12家,占17.6%;在1001万~3000万之间的有19家,占27.9%;在3001万~1亿之间的有6家,占13.2%;1亿以上的有22家,占32.3%。这两项指标与实际了解的情况略有偏差,主要是由于部分隶属于施工企业或代理商的租赁公司把非租赁业务的数据也算进来,夸大了员工和营业额的数量。
2企业经营情况
2.1企业业务范围
所调查的租赁企业中经营业务涉及塔式起重机的最多,有32家,占总数的47.1%,接近半数。涉及工程起重机业务的有16家,占23.5%;涉及混凝土机械的有17家,占25%;涉及路面机械的有18家,占26.5%;涉及土方机械的有16家,占23.5%;涉及压实机械的有11家,占16.2%;涉及高空作业设备的有15家,占22.1%,涉及桩工机械的有5家,占7.4%,另外还有10家企业涉及其他设备,占14.7%。这样的格局与租赁企业的形成背景不无关系,国内早期的租赁公司很多是隶属于建筑施工企业或从这些企业中脱离出来的,所以在混凝土机械、高空作业设备,特别是塔式起重机方面涉及到的比较多;路面机械涉及的比例也比较高,而且从事这方面业务的多为民营企业,这可能与公路施工很少需要垫资从而设备租赁回款压力小有关;土方机械和压实机械由于其通用性强,也颇受市场和租赁公司的青睐。
企业业务范围涉及地域只在企业所在及周边区域的有46家,占67.6%;涉及全国范围的有22家,占32.4%。这是由于有些设备如工程起重机等本身就是可移动的,一些路面机械及土方机械的运输随着现代物流及运输工具的发展运输也变得比较方便,业务涉及全国范围的租赁企业越来越多。如徐州很多设备资源都是通过辐射全国的市场来消化的。
2.2企业的客户
客户对象涉及到国有施工企业的有43家租赁企业,占总数的63.2%;涉及到民营施工企业的有40家,占58.8%;涉及到个体施工企业的有28家,占41.2%;涉及到个体用户的有15家,占22.1%。调查中同时了解到,随着建筑工程机械租赁业的发展和租赁观念被人们普遍的认识和接受,建筑工程机械的租赁已不仅涉及施工企业,而且逐步渗入到市政、农林、环保等领域。通过销售人员销售的有42家,占61.8%;通过原有关系网的有39家,占57.3%;通过网络的有8家,占11.8%;通过广告的有17家,占25%;通过投标形式的有16家,占23.5%;委托他人经营的有4家,占5.9%。可以看到通过销售人员销售和利用原有关系网是主要的营销渠道,而通过广告宣传和招投标方式租赁业务的开展同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网络和委托他人经营也慢慢被人接受,有了一定比例。
2.3企业发展战略
在所参与调查的企业中,有13家企业有并购计划,占19.1%;有25家企业有并购的打算但还在等时机成熟,占了36.8%;没有并购计划的有30家,占44.1%。
51家企业计划加大投资购置更多的设备,占总数的75%;有2家企业计划维持现状,占2.9%;有5家企业计划减少投资,占7.4%。
可以看出,大多数的企业在战略上明确地表示要进行扩张,表示有并购计划的也占一半以上。在企业扩张和并购的过程中,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不可避免,一部分企业会逐渐做大做强,另外一部分竞争力弱的企业将退出这个行业,最终可能会形成如国外工程租赁行业一样以大型企业为主的格局。
投资额计划在100万以下的有4家,占5.9%;投资额计划在100万~500万元之间的有34家,占50%;投资额计划在501万~1000万元之间的有14家,占20.6%;1000万元以上的有18家,占了14.7%。
二手机业务是租赁业的下游产业,中国市场对二手设备的需求量很大,而目前中国的二手市场还不够完善和成熟。完善的二手设备退出机制是保障租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备因素,租赁公司也是二手机市场的重要影响者。调查中,有32家企业表示已经或计划要从事二手机业务,占总数的47.1%,接近一半;而另外36家则表示没有这样的计划,占52.9%。
3行业环境
3.1制约因素
对于限制租赁业发展的问题,选择最多的是回款问题,共有45家企业,占66.2%;其次是人力资源不足和不正当竞争的问题,分别有23家企业选择,占33.8%;另外选择政策、法规还有待完善的有15家,占22.1%;选择设备安全和设备维护维修的各有11家,占16.2%;选择资金短缺的有9家,占13.2%;选择地域保护的有8家,占11.8%;选择业务销售的有7家,占10.3%;选择设备运输的有4家,占5.9%。回款仍是多数租赁企业的难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市场不够规范,法律法规还有待于完善。中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租赁纠纷按一般的民事案件处理,约束力较弱,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定行业标准并切实贯彻实行已成为当务之急。租赁人才的缺乏也是目前租赁业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租赁业发展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涉及到金融、税收、法律、各种专业知识的知识密集产业。
3.2行业信心度
在对于2008年租金的预测中,有15家企业选择了增长超过10%,占22.1%;18家企业选择了增长在1%~10%之间,占26.5%;10家企业认为不会有变化,占14.7%;认为会下降在1%~10%的有20家,占29.4%;认为下降会大于10%的有5家,占7.4%。预测上升和下降的不是很统一,一方面是由于随着建筑工程机械租赁业发展的成熟和规范,利润率日趋合理和稳定,不再会有特别大的波动,另一方面因机种和区域的差异而不同。整体来讲,对租金的预计还是以小幅振荡为主,以上升为主。
在调查中,有56家企业对建筑工程机械的租赁行业表示乐观,认为2008年中国的建筑工程机械租赁业市场会进一步增长的占82.3%;认为会下降的有8家企业,占11.8%;另外还有4家企业认为2008年基本会与2007年的市场持平,占5.9%。对于建筑工程机械租赁业发展趋势的认识,有51家企业认为这是发展的必然,占75%;21家企业认为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整合,占了30.9%;4家企业认为已经很成熟了,占5.9%;只有1家企业认为不会有太好的前景,占1.5%。
纵观整个调查报告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与2004年相比中国的建筑工程机械租赁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在企业构成性质方面“国退民进”的现象较为明显。虽然行业中诸如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回款率低、人力资源匮乏等老问题依然是困扰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但是参与调查的企业中有82.3%的企业对行业发展前景表示乐观,这让我们看到中国建筑工程机械租赁业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中国的建筑工程机械租赁业要想进一步健康有序地发展,还需要业内人士的不懈努力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刚刚诞生的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租赁分会可谓是顺应时代要求,应运而生,将竭诚为行业服务。《建筑机械》杂志也将一如既往地继续关注建筑工程机械租赁业的发展。
| | 来源:web 时间:2008/6/26 18:15:34 | |
|
|
|
|